面对所有人的质疑,我没有急于争辩。
我只是走到维修台前,从一堆废弃的零件里,捡起一个不起眼的金属垫圈。
然后,我又从自己的工具箱里,拿出了一个游标卡尺。
“麻烦给我一杯热水。”我对旁边的艇员说道。
虽然不解,但艇员还是很快递过来一杯滚烫的热水。
我将那个金属垫圈,浸泡在热水里。
几十秒后,我把它取出来,迅速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。
然后,我把测量出的数据,写在了一块白板上。
接着,我又让人拿来一块干冰,将垫圈进行急速冷冻,再次测量。
两个数据,出现了零点零三毫米的微小差异。
“看到了吗?”我指着白板上的数据,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,“这个垫圈的合金配方有问题。在常温常压下,它的形变可以忽略不计。但是在深海高压和反应堆高温的双重作用下,它的热胀冷缩系数会发生不规律的异变。”
我顿了顿,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。
“这种微小的形变,导致它无法完全贴合轴承,产生了肉眼无法察觉的缝隙。高速旋转的泵体核心,就在这个缝隙里,日复一日地进行着非正常磨损。你们听到的异响,就是这种磨损发出的哀嚎。”
“至于你们更换的备用泵体,为什么也出现同样的问题?因为你们沿用了旧的垫圈!你们只换了‘心脏’,却没有发现‘血管’里早就有了血栓!”
我的话,像一道闪电,划破了控制室里凝滞的空气。
所有技术人员都愣住了。
他们面面相觑,从最初的质疑,变成了惊愕,然后是恍然大悟。
那个之前反驳我的少校,此刻脸色一阵红一阵白,嘴巴张了张,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。
他知道,我说的,全对。
他们钻进了更换核心的牛角尖,却忽略了这个最不起眼,也最致命的细节。
艇长赵海峰死死地盯着白板上的数据,又看看我,眼神从凝重,慢慢变成了震撼,最后,是毫不掩饰的佩服。
“我……我为我之前的怀疑,向你道歉。”他走到我面前,郑重地说道,“陈东海同志,从现在开始,‘深海黑刃’号的所有维修工作,由你全权指挥!”
他向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。
控制室里,所有的技术人员,也自发地向我敬礼。
这一刻,我用二十五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,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尊重。
“时间不多了。”我没有沉浸在这种氛围里,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,“现在,我需要你们全力配合。”
“请下命令!”赵海峰干脆地回答。
“第一,把备用泵体核心重新拆下来。第二,我需要高精度的车床和铣床,还有几块备用的特种合金材料。第三,把潜艇的结构设计图调出来,我要进行风险评估。”
我的命令一条条下达,清晰而果断。
“你要做什么?”赵海峰问。
“重新做一个垫圈。”我回答。
“可我们没有原厂的配方和工艺参数!”少校忍不住说道。
“不需要。”我看着他,眼神里充满了自信,“最好的工艺,就在我的脑子里,和我的手里。”
“我要根据现有的材料,现场设计,现场制作一个全新的,能够适应深海高压和高温环境的复合式垫圈!”
我的方案,大胆得近乎疯狂。
在几百米深的海底,在一艘随时可能出事的核潜艇上,进行这种精密零件的“现场定制”,这在世界潜艇维修史上,都闻所未闻。
“风险太大了。”有人担忧地说道。
“最大的风险,就是什么都不做,在这里等死。”我冷冷地回应。
赵海峰深吸一口气,他看着我坚定的眼神,最终做出了决断。
“就按你说的办!全员动员,不惜一切代价,配合陈技师完成维修!”
随着他一声令下,整艘潜艇仿佛重新活了过来。
压抑和绝望的气氛一扫而空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战斗氛围。
我没有丝毫懈怠,立刻带着张伟和几名技术骨干,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。
在摇晃的艇身里,在刺眼的灯光下,我的双手仿佛有了魔力。
那些复杂的图纸,冰冷的金属,在我眼中,都变成了可以随意拿捏的音符。
而我,将要在这深海之中,为这艘濒死的钢铁巨鲸,谱写一曲重生的乐章。
小说《年核潜艇老兵提干被拒,递交退伍申请后,领导慌了》 第4章 试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