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们把嫌疑锁定在陆树身上后,对林晓进行了第二次问话第二次笔录如下:问:「你口中的陆树老板是什么样的人」答:「他是大学生,和别人都不一样,有文化、有礼貌,还年轻」问:「他经常打你们,你不怕他吗」答:「我不怕,只要听话,他就不打,而且他下手比别人轻多了他以前不是这样的,他是个好人,只是没有办法。...
2008年夏,我刚刚入职,只负责一些简单的警务工作。
在一个无比平常的晚上,我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。
而这通电话,改变了我的一生。
「你好,这里是钟城110,请讲。
」「你好,我要报警,西营区福祉路34号,永升福利加工厂煤气泄漏,二楼厂房大厅,死了十三个人。
」「你是说,煤气泄漏,现场有人员伤亡是吗?」「十三人。
」「十三个人?请问你还在现场吗?现场还有其他人吗?安全吗?」「在,没人,安全。
」「好,我们马上调派人员,尽快赶到现场,请问您的身份是?」「我叫陆树,本厂员工。
」「好,稍后我会联系你,希望你注意安全。
」通话到此为止,仅有37秒。
相对于其他报案人,他的语言简明、叙事清晰,我十分庆幸。
可当我站在凶案现场时,才真正的感受到那个电话的诡异。
回想起通话内容,一股凉意在我心底蔓延,由内而外,席卷全身。
...
2025年夏,距离钟城710惨案整整十七年,我终于见到了我梦魇中的男人。
只不过,他躺在尸体台上,早就变成了一副白骨。
他作为第一报案人,第一嫌疑人,消失了整整十七年,我们也找了他十七年。
可如今来看,我们全都错了。
陆树不是报案人、也不是凶手,他是第十四名被害者。
而导致这个错误发生的根本原因,是一个我们从未重视过,也从未怀疑过的人。
她不会讲话,只用一根笔,就把我们全都代进了她编织的故事里。
小说《秒的谎言与具尸体,真相在十七年后浮出水面》 试读结束。
十七年前,我第一次见林晓。
「你会写字?」那个胆怯到浑身颤抖的女孩,使劲点了点头。
档案显示,她来自李家沟,父母双亡,天生耳聋,不会说话。
是两年前经李家沟村主任介绍到永升福利加工厂工作的。
工厂共有27名残疾人,其中22人是智力残疾,所以像林晓这样身体残疾的人,成了我们调查的重点对象。
「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?」她拿起笔,得到我的肯定后,开始书写。
那个场景,我至今记得。
因为如此年轻的女孩,却佝偻着腰,老态龙钟,像要钻进那张纸里一样。
那张手稿收录在案宗里,成为了整个案件最关键的线索。
可以说,在那个没有监控,没有检测手段的年代里,整个案件所有的前提和假设,都是从她那篇手稿开始的。
小说《秒的谎言与具尸体,真相在十七年后浮出水面》 试读结束。
当时的手稿一字不差的整理成了问答笔录。
第一次笔录如下:问:「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?」答:「昨天晚上,老板们在厂房大厅吃饭喝酒,好像有什么好事。
陆树老板不准我们睡觉,要我们赶工给那批毛衣织完。
」「应该是后半夜的时候,我困得快撑不住了,大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安静了。
陆树老板突然进来告诉我们,煤气泄漏了,所有人都下楼,赶紧跑。
他还拿出大尺子,只要看见那个东西,我们那些人别管听不听得懂,都马上听话,跑出楼了。
可下楼后一直没人管我们,过了一会儿大家就都乱了,去哪的都有,直到你们来了。
」问:「陆树老板是谁?」答:「他是前两年来的大学生,会看病,还会弄电脑。
」问:「你说他拿出了大尺子,那是什么?」答:「就是把一米长的木头尺子,我们做衣服用的那种。
」问:「为什么看见那个东西就都听话了。
」答:「那个东。
...
当时我师傅是整个案件的负责人,他花了三天时间,审问了所有残疾人员工。
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。
这个市里面大力扶持残疾人福利企业,背地里却是虐待、控制残疾人的黑工厂。
十四个管理者,只有五位是真的有职位,其他人全都是打手。
经过对现场的勘察,基本还原了当时的情况。
林晓说的没错,整个厂子是完全封闭的,不会有人进来,同样,也没人能出去。
唯一的出口是厂区大门,而大门的钥匙只有一把,在厂长的裤兜里,我们从他的尸体上找到了。
所以当时办案的警察才大胆推断,凶手就在厂子这些人里面。
其中嫌疑最大的,就是报警后再也没出现过的陆树。
他在楼下站着27名残疾人的情况下,在大门紧锁,墙上都是电网的封闭环境里,彻底消失,如人间蒸发一样。
而且十四名管理者里,他又是唯一的幸存者。
尤其是后面林晓对陆树的补充,更像为他是提供了作。
...
主角:林墨染苏嫣然苏云熙
主角:苏焱李未央
主角:苏南苏远
主角:陆远陆总庞冰